本报讯 “我们要坚信环境能改变人、人能改变环境,以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大战略’,突出拆旧拓新,聚力拆废、拆破、拆危、拆违,帮助村民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事,让城乡一年有变化、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推动群众生产生活变化天翻地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福建省云霄县委书记蓝良木在全县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上的一番话,正成为写在云霄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动实践。
年终岁末,云霄县和平乡宜谷径社区凭借“高颜值”人居环境在短视频平台上“火”出圈。当地返乡青年纷纷拿起手机拍摄家乡新变,在他们的镜头里,宜谷径一步一景,一栋栋农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新道整洁通畅、一面面墙绘独具乡愁、一畦畦菜园生机盎然。
“年初以来,我们打响了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在垃圾清运、拆旧拓新、共建共享上下足苦功,把社区扫得干干净净、整得亮亮堂堂的,给归家游子备上一份特殊的见面礼。” 宜谷径社区党支部书记方丽玲这样说道。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改善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宜谷径社区围绕“扫干净、摆整齐、拆到位、保畅通”要求,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尤其在“扫”字上,落实“村清扫、第三方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并成立村级监督小组每日监督、及时整改;在“拆”字上,坚持建房必拆旧、拆旧必画图、拆后必拓新,推出简易红线图由群众留存,从思想上打消群众顾虑。同时,将共享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拆后空地开发利用,建设共享菜园、共享花园、共享停车场等节点,做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多管齐下,宜谷径共清理陈年垃圾约650立方米,累计“拆废拆破拆危拆违”115宗3716平方米,办理简易红线图18户,改造共享菜园9处、微景观3处新建停车场3处、小公园1处,社区实现了从“面子靓”到“里子美”,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宜谷径社区绘美“人居图”,是和平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缩影。“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八个一’工作机制实施后,我们坚持‘群众可接受、工作可操作、成果可享用、机制可保障’原则,把垃圾清运、拆旧拓新和村容村貌提升作为主攻方向,全力算好一笔经济账、创新一套新机制、谋划一批新项目,乡村整体面貌得到显著提升。”和平乡党委书记朱铜彬这样说道。
据朱铜彬介绍,算好一笔经济账,即实行清扫清运分离的“双线结合”运行模式;其中,保洁由村级自行雇人清扫,全乡22个村(社区)按照500:1选拔配备88名保洁员,按不超过村区计生人口数每人每年45元总额,每年保洁清扫费用135.83万元,相对2021年第三方运输保洁节省100多万元。创新一套新机制,即针对村民担心拆后土地被占用的顾虑,率先推出简易红线图由群众留存制度,即出具土地权益证明,内容具体到拆除建筑物的位置、面积等,以法制保障从根本上打消群众顾虑,变“被动拆”为“主动拆”。谋划一批新项目,即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共享理念为引领,在拆旧拓新、乡村振兴等方面深入谋划新项目,积极向上申请项目资金补助,规划新建一批环村路、道路拓宽、公厕、污水处理站等民生工程。
如今,人居环境整治的“和平实践”正以不同形式在云霄各地上演。今年来,县委、县政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十二个专项行动”,以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目的,以实施“八个一”工作机制为总抓手,在197个村(社区)集中开展“清洁攻坚清零”专项行动。各级各部门深刻认识环境能影响人、改变人、塑造人,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潜绩工程牢牢抓在手上,突出“拆废拆破拆危拆违”,做好利长远、打基础、惠民生的工作,持续探索完善一套科学的清扫清运管护机制、打一场人居环境整治持久战、组建一支监督检查队伍、建立一套镇村干部分级负责制度、实行一套县领导督导帮扶制度、建立一套“县委巡察、政府督查、纪委监督”制度、推行一套问责问效制度、出台一套激励奖励机制。
机制落地,各乡镇(开发区)因地因情制宜,拿好“扫帚”、拆旧拓新、塑形美颜。至目前,云霄已探索形成垃圾转运由市场化第三方招投标运行结算、镇村自行组建村庄保洁队伍落实卫生清扫的“双线结合”运行模式,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700万余元;特别在5至10月,全县每个村平均拆除面积1346平方米,累计拆除4166宗、面积22.5万平方米,拆后新建小公园18处、乡村微景观84处、共享菜园22座、硬化道路19公里,累计创建省级卫生乡镇6个、省级森林村庄15个、绿盈乡村130个。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