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乡讯电子报

2025年4月25星期五
刊号:CN035(Q)-第0026号

云霄乡讯要闻 全国地标第一县丨云霄案例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上做经验交流 乡村振兴进行时丨春茶抢“鲜”采  香飘致富路 非遗里的云霄丨传统戏剧“潮”流直播 好戏连台 关爱未成年人丨云霄县举办第十八届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主题宣传公益活动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云霄乡讯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振兴进行时丨春茶抢“鲜”采 香飘致富路

春茶采摘

本报讯(方楚楚 方阗 刘亮真 蔡秋苹)春风拂绿野,茶山溢新香。眼下,云霄县和平乡泮坑生态茶园迎来春茶采摘季,茶农们纷纷抢“鲜”采摘第一批春茶。

步入和平乡泮坑生态茶园,满山茶树郁郁葱葱,嫩绿的新芽挤满枝头,只见茶农们忙碌地穿梭在茶垄间,将春天的“绿意”和增收的“希望”收入囊中。

福建省论功夫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林海详解生产布局:“今年我们自有茶园种植的黄观音品种已超20亩规模,茶青亩产稳定在800斤上下,每斤茶青市场价可达15元左右。眼下正值采摘旺季,晴好天气持续加持制茶黄金窗口期,我们正统筹全链资源加速鲜叶采收,确保加工线产能全开。”

这位“茶三代”通过差异化种植,将20余亩茶园打造成“立体金矿”,其中,大宗茶保障基础收益,有机老枞供高端市场,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我们专门给一些追求生态茶、品质茶的群体‘定制’了这些老枞黄观音,它的芽头金黄翠嫩,非常漂亮。这种手工采摘的老枞黄观音,具有非常独特的花香蜜韵和浓烈的甘甜,而且持久耐泡,成品批发价在市场上一斤能卖3000元到5000元,零售价基本过万。”张林海说。

云雾滋养,茶香天成。和平乡泮坑社区地处海拔350米至600米的丘陵,这里阳光与云雾交织,雨水丰沛,土壤富硒且有机质含量高,涵养水源能力强,尤其适合发展茶叶种植,是云霄黄观音的主产区之一。在泮坑社区,几乎家家有茶园,户户会制茶,世代生活于此的茶农们,深谙种茶、制茶之道,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造就了云霄黄观音独特的花香蜜韵。

“和平乡全乡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到8600亩左右,每亩年产值可达2.5万元,产值达2.2亿元。泮坑社区有158户,家家户户都善于种茶、制茶,社区茶叶种植面积大约有2700亩。每家每户一年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至15万元,有的种茶大户年收入可以达到20万元至25万元以上。”和平乡党委副书记张文国介绍。

近年来,和平乡把泮坑社区列入重点茶产业发展区域之一,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做大做强“茶文章”,将茶产业打造成当地农业增效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民生产业、农村增绿的生态产业。

“2024年,和平乡投资1500万元打造茶产业强镇项目,主要做土壤改良和品种升级改良,另外还投资316万元打造泮坑茶园综合体生态产区暨智慧系统建设项目,解决了茶农“靠天吃饭”的难题。和平乡每年都会举办茶叶加工技能竞赛活动和茶叶制茶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制茶质量,举办推介会推动直销渠道扩增,进一步增加茶农的收入。”张文国说道。

“这几年,经过政府大力推广,云霄黄观音的知名度逐渐打响,享誉国内外。加上云霄黄观音独特的花香蜜韵,深受消费者喜爱。”张林海表示。

此外,和平乡正加快探索“茶旅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泮坑文化茶园依托“野生”生态景观,吸引游客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感受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年接待量超万人次,实现“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随着泮坑社区茶产业的不断发展,茶叶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因茶产业的日常管护、采摘都需要大量人工,茶叶采摘已成为当地群众利用农闲时间增加收入的一种方式,不仅盘活了当地闲置的劳动力,更有效地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云霄乡讯报社 版权所有:云霄乡讯 2021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