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乡讯电子报

2025年8月15星期五
刊号:CN035(Q)-第0026号

云霄乡讯要闻 台风“杨柳”来袭!云霄各方应急救援力量严阵以待,全时备战! 当渔港灯火遇上安置点暖光 生态环境保护丨东厦镇全面打响超规划养殖清理整治攻坚战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云霄乡讯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渔港灯火遇上安置点暖光

云霄县海洋渔业局执法人员及专职船管员在列屿镇山前中心渔港,开展渔船安全巡查

13日20时,距离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登陆漳州还有5个小时左右,云霄县列屿镇风雨交加。在这个不眠之夜,山前渔港内灯火通明,484艘渔船整齐地停靠在码头,严阵以待。作为云霄最大的渔港,平日里,这里是渔业生产的重要枢纽,而当台风步步逼近时,它立马成为防台风一线的“关键战场”。

“船上的绳缆再检查一下有没有固定好,一定要保护好群众的财产。”早在12日晚,全县2034艘渔船已全部回港避风。尽管如此,县海洋与渔业局执法人员林伟平和当地专职船管员此时仍坚守在一线,仔细检查防风堤、加固码头设施,确保渔船和渔民的安全。

云霄县的渔民大多以养殖牡蛎为生,台风来临前,不少村民出海抢收牡蛎、加固养殖筏。“我们已经提前通知渔民返港,并协助他们固定船只,防止碰撞。”林伟平告诉记者,13日10时前,县里已通知4036名渔业从业人员全部撤离上岸,并及时劝回个别前往渔港钓鱼、游玩的村民、游客。为了防止渔民回流、村民误入,山前渔港已启动了立体监管模式,在岸上设卡的同时,通过渔船动态监管系统实时监控船舶位置,并不定时巡查减少安全隐患。

22时,山前渔港的防波堤发出沉闷的“轰隆”声,巨浪撞向堤坝碎成水雾。而几公里外的云霄县梅山小学却灯火通明,群众正有序领取泡面、矿泉水等物资。“阿婆,您看需要什么?我去帮您解决。”列屿镇防汛抗旱指挥中心转移组组长吴胜利正搀扶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轻声询问着。老人的腿脚不太方便,是当天下午被工作人员从家中转移过来的。作为列屿镇率先启动的避灾安置点,这里安置了周边近300名群众,其中包括28名老人。

教室内,几张课桌拼在一起,就成了临时的床,一些群众正坐在旁边吃着泡面。附近工厂的职工似乎对这场风雨没有太多的惧怕,在角落里裹着被子,准备进入梦乡,为明日的工作养精蓄锐。老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脸上虽然带着对家的牵挂,但更多的是安心。

23时30分,风雨更急。在山前渔港监控室,大屏幕实时显示着每艘渔船的位置,监控页面上,海浪拍打着船身,渔船在水中剧烈地摇晃着,仿佛下一秒就要挣脱束缚。“最担心的是这些渔船被冲上岸。”林伟平指着监控屏幕说。14日凌晨2时恰逢是当天大潮的最高点,当台风遇上涨潮时,渔船容易被冲到岸上造成损坏。“不行,我得再去看看。”风雨中,林伟平再次出发,开启了新一轮的巡查。

与此同时,云霄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内灯火通明,各项工作信息正不断汇聚。“住建局已完成排水设施升级。”“农业农村局已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做好沟渠、塑料大棚的防涝防风措施。”“城管执法局已完成小区积水、燃气、高空广告等安全隐患检查。”“气象局已对观测场设备进行维护和加固,确保台风期间数据传输正常。”……值班领导守在卫星电话前,逐一确认最新气象数据和各项防台风防汛措施的落实情况。每一个指令的发出,都承载着守护城市平安的重任。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距离台风登陆的时间越来越近。山前渔港的灯光在风雨中摇曳,却始终没有熄灭。梅山小学安置点内,温暖的氛围依旧浓厚。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无数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同等待着台风过后的黎明。(来源:闽南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云霄乡讯报社 版权所有:云霄乡讯 2021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