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乡讯电子报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刊号:CN035(Q)-第0026号

云霄乡讯要闻 奋勇争先这一年,云霄答卷!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云霄乡讯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勇争先这一年,云霄答卷!

云霄城乡发展日新月异 吴建云 摄

两岸同胞共祭开漳圣王。吴建云 摄

漳州核电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方伟文 摄

云霄一中新校区迁建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地理标志农产品带富农户。高志坚 摄

云霄下河杨桃采摘游人气旺

本报讯 嘱托,声声入耳;前行,步伐铿锵。一年来,云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学敢为实干的担当作为,以争优争先争效的拼闯劲头,坚定不移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勃发新气象、打开新天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力量。

1

焕发产业竞争新优势

云霄列屿,龙头高昂,“核”心脏跳动有力。日前,漳州核电2号机组开始装载首炉核燃料,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为后续机组临界、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不止于此:抽水蓄能电站处在土建施工高峰期,云翔产业社区内豪锦、龙烟等多个项目相继建成,华威电源通过海关AEO高级认证,奥克兰光电跻身“瞪羚”企业行列……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一年来,云霄县牢记嘱托,坚持创新驱动、产研融合,全力推动清洁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聚链成群、逐质向新,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让新质生产力热潮持续奔涌。

“链”通发展大文章。云霄县以实施“链长制”为抓手,深化“链”式招商、优化专班服务、强化要素保障,2024年以来累计签约项目135个、计划总投资215.5亿元。

“智”力支撑强动能。云霄县持续强化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邀请中咨公司、清华海峡研究院等“智库”开展项目谋划和资源整合,截至目前共储备中央、省级预算内项目88个,总投资约95.69亿元。

“项”上发力稳增长。云霄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高位推进抓项目,今年来,161个县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3.92亿元,超序时进度8.8个百分点。

2

打开改革开放新天地

改革开放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年来,爱拼敢闯的云霄干部群众聚焦“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要求,全力抓贯彻、抓执行、抓见效,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

向外拓源,经济触角伸得更远更深——云霄紧抓纳入中菲“两国双园”辐射区契机,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主动精准对接,共收集谋划“十五五”时期拟建设项目264个、总投资额约1995.4亿元,实现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请进来”。

向内挖潜,发展底盘筑得更厚更实——云霄把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生命线,通过深化“百名干部挂百企”活动、创新成立项目跑腿办、开设“工程建设综合窗口”等实招硬举,助企纾困解难、做大做强。尤其针对企业用地难、亩产低等问题,推进用地扩容增效(低效用地再开发)行动,累计盘活97宗低效用地,推动4099.73亩低效用地重获新生。

向深统筹,制度创新走得更稳更实——云霄持续深化“四下基层、五记五答”“县乡村六个一”等工作机制,创新开展“领导干部大讲堂”活动,切实以改革精神、改革思维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同时,坚持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在全市创新推出“共有产权”房销售模式,全面铺开“来云霄,创未来——四主题,十无忧”活动,有序推进全县小学撤点并校等重点工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可感可及。

3

奏响城乡联动新舞曲

云霄山海田资源丰富、禀赋各异。如何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让“城”与“乡”渐行渐近,成为富美新云霄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道重要课题。

一年来,云霄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做优中心城区、做实乡村振兴、补齐民生短板,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漫步云霄街头,城市更新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拓新区,加快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南湖、滨北、将军大道以西等重点片区开发,推进企业“退城入园”,拉开城区发展框架。

补短板,近三年接续投入超过20亿元完善城区地下管网工程,实施年度计划总投资21.07亿元的92个城市更新项目。

惠民生,聚焦补强“民生六位”,实施6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复办云霄一中初中部,县医院新院区、北江水闸建成投用。

城市拔节向上,乡村也没有落下。

在田间地头,一枚“小地标”串起富民兴村产业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行动走向深入,县域地标产业产值突破35.8亿元,黄土地上“种”出云霄枇杷、下河杨桃、竹塔泥蚶等5个亿元级地标产业集群。

在村舍农巷,一场“大整治”掀起家园共建新高潮。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成为常态,全县累计“拆旧”98.23万平方米、“拓新”32.87万平方米,十镇百村各美其美、内外兼修。

同时,各村(社区)坚持以“小切口”治理民生“大问题”,持续用好用活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巩固提升“四定一督”和“一号一图”机制,累计收回被拖欠资金1727万元,重新规范发包937宗,带动村财增收1.05亿元。

4

擦亮城市文化新名片

“故乡的山永远都在那儿,阮的心情只有讲给山来听,来到故乡的海岸,景色永远都无变化……”一段时间以来,由云霄县云莺童声合唱团与在云台胞子女共同录制的《落雨声》歌曲MV刷屏朋友圈,并被央视新闻等平台广泛转载,点击量达152万人次。

童声献唱,温情脉脉;云台融合,心近情浓。作为开漳圣王文化祖地,云霄兼具千年开漳文脉和独特对台优势。

如何深挖特色文化“富矿”?

全县上下主动把握福建省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契机,充分发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优势,推动开漳历史纪念馆全新投用,串点连线打造集历史古迹、民俗信仰、文化传承为一体的沉浸式“开漳历史文化走廊”;同时,以“根亲文化”为发力点,以“文化出海”为切入口,举办纪念开漳圣王诞辰庆典等系列活动,完善“开漳87姓国际文化节”海内外轮值举办机制,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大力传承弘扬开漳圣王文化是云霄县落实“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重要要求的缩影。

一年来,云霄县坚持以文润城、以文化人。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创新整合理论宣讲“红三团”品牌,依托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向东渠事迹教育实践基地等平台,大力开展“一月一圩日”等活动,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走进群众、浸润人心,营造向上向善的浓厚社会风尚。

一年来,云霄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统筹“四乡五地”及“山海林泉”资源,持续挖掘本土文化与乡村特色资源,拓展“非遗文化+”“美食文化+”新场景,繁荣“根亲游”“展馆游”“亲子游”新业态,推出“地标金牌菜”“Q版地标”“云霄十味”等文创IP,真正推动文化与旅游“双向奔赴”。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未来,云霄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和韧劲,奋力打造产业高地、宜居宝地、民生福地、创业热地,以实际行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古郡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成效亮点

◆产业动能澎湃强劲

2024年12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8个全市前三;今年来,全县清洁能源产值同比增长约675%,GDP、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幅持续保持全市第一。

◆经验做法亮点频出

云霄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县域“一老一小”家政服务项目综合试点县;县城市片区更新样板入选城建领域2025年省级样板;“1+6+N”地标产业链党建联合体助推地标产业发展做法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首批典型案例;云霄威惠祖庙海外账号成为全国唯一县级入围2024年中宣部国际传播项目;荷步村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点。

◆城市乡村携手并进

今年来,已有城市更新、老旧小区及城区基础设施改造等13个项目获中央预算内资金、特别国债资金支持5.37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做法入选2024年度省乡村振兴机制创新优秀案例。

◆文旅经济花开百态

云霄被联合国老龄所认证为“世界长寿乡”称号;获评2024年“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今年三季度预计吸引游客397.166万人次,增长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1.87亿元,增长11%。

来源:闽南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云霄乡讯报社 版权所有:云霄乡讯 2021 COPYRIGHT